手机版
1 1 1

一部探索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创新之作

——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意识形态建设在当代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如果没有吸引力和凝聚力,就会因为人们对它的反感、厌恶而被抛弃。而抛弃意识形态的后果,最终就是抛弃拥有这种意识形态的政党和制度。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作品、由黄传新同志所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一书,立足于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在国内学界首次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问题作了专题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一读。通观全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在总体架构的设计上,体现出研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课题,学界现有成果多是从某个方面、某个角度进行研究,而本书的特色在于以新时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主线,从主要内涵、形成机理、本质来源、主体塑造、历史资源、比较借鉴、路径选择等多重维度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洞察明辨,穷根溯源,既有宏观透视,又有微观剖析;既对意识形态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作出必要之厘清,又对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书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资料翔实、文风简练,拓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新空间,从总体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呈现出史实呼应、横纵结合、系统性和整体性强的研究特色。

第二,在研究内容的选取上,突出问题意识与时代定位。该书紧密联系我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着眼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脱离现实、不回避矛盾、不旁落重点。其主要内容由以下十个部分构成:一是论述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历史必然性;二是阐明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现实必要性;三是探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溯源;四是剖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深刻内涵;五是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形成机理;六是挖掘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历史资源;七是在横向对比中阐述了国外执政党或政府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及经验教训;八是阐明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九是考察了在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问题;十是探讨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现实路径,通篇紧扣时代脉搏,回应了社会关切。

第三,在一些具体问题的把握上,提出很多富有创见性的观点。例如,在判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境遇上,指出主流意识形态在当前面临着五个方面的主要挑战,即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侵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力和竞争力提出挑战;社会转型与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凝聚力提出新要求;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导向力产生冲击;部分社会成员的信仰缺失、心理失衡和道德失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认同度形成阻滞;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吸引力。在论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形成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的问题上,指出对执政骨干、知识精英、宣传文化工作者以及普通大众等主要群体予以准确定位,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在探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现实路径时,提出应从话语权建构、价值引导、载体依托、方法更新、制度保障、成效评估等多重层面切入,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得以充分展示,等等。这些观点或论点,立论严谨稳妥,直面问题,说理透彻,富有新意。

第四,在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向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该书既关注和回应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变化,概括和提炼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些规律性认识,又将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探讨和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建议。就应用价值而言,不仅为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门掌握社会思想动态和舆情现状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为广大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者树立创新意识、把握发展趋势、探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就学术价值来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内在机理深刻剖析,以及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路径选择的系统论证,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实质,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进程。

诚然,该书在体系的完善、知识的梳理、概念的界定、观点的把握等方面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一些问题的研究上如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定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传统优秀文化的相融性研究、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与日常化的实现路径、主流意识形态掌控体制如何不断优化、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的挑战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作者: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0日 09:30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