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谈李瑞环的语言艺术

——读李瑞环《学哲学 用哲学》有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读李瑞环同志《学哲学 用哲学》,我觉得他为文和讲话,思想深刻,语言精炼,话风朴实,且富有新意,尤其是善于把深奥的道理,用老百姓的话说出来,更给人以顿开茅塞之感。

  在瑞环同志的书中可以看到,他最大的本领之一,就是善于把最深奥的道理,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没有官腔官调,没有故作深沉。许多比较艰深的理论、政策问题,在他的口中、笔下,都表达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这是一种很难学到的功夫。

  比如,他讲领导班子的配备。他用乐队的组合和钢筋混凝土的配比来说明一个领导班子,需要配备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他说,一个领导班子,如同一个好的乐队,有会吹的、有会打的、有会弹的、有会拉的,还有会指挥的,否则就不可能演奏出好的乐章。他还说,现在建筑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它可以经受各方面力量的冲击,而钢筋混凝土是很讲究配比的。钢筋受拉好,受压不行。混凝土受压好,受拉不行。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力量。但如果把配比搞错了,或只用一种缺一种,这座建筑物就会出问题,乃至发生事故。我看班子配比不好也会出现问题,也会发生事故。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的语言能带给人愉悦、幸福和享受,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资料。”李瑞环同志在讲干工作要注意研究特点和优势时,用一个人的高矮来说明问题。他强调,一个人个子很高,当运动员你可以去打篮球,不要去搞体操;唱戏你可以扮武生,但不能扮武丑,扮武丑个子高不划算,翻跟斗半径太大不方便,相反个子矮扮武丑占便宜,扮武生则不气派。我举这个例子,是想提醒大家由上到下都要重视研究特点、优势。这是干部提高水平和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1999年7月6日在听取伊春市委、市政府汇报时讲话:“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条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饭字半边是食字,半边是反字,没有食就会反。”他的讲话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讲大道理不忘联系小事物,讲小事物不忘蕴涵大道理,讲抽象而不空洞,讲具体而不琐碎。

  像这样的例子,在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 用哲学》《务实求理》等著作中很多。所以,读他的书,总觉得有一种清新之风在吹拂,甚至读了几遍,还想再读。有人说,百读不厌。这都源于他文风、话风朴实啊!

  语言的确非常之诡谲。一句话能把人说笑起来,一句话能把人说跳起来。会说的三分巧,不会说的讨人嫌。李瑞环善于将尖锐的批评寓于幽默的谈吐中,寓庄于谐。比如他批评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现在很多事情没办好,成效不显着,不是方向不明,政策不对,主要是干得不行,没有落到实处。有一传手,没有二传手,尤其缺乏扣球手,总不得分。”、“有些做法起来看起来花花哨哨、热热闹闹,其实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扫帚顶门——杈多劲小。”你看,李瑞环巧用“打球”和“扫帚顶门”两个幽默生动的比喻,谈笑间把一些干部作风飘浮的问题解决得灰飞烟灭。

  工作三十多年了,从部队到地方,听了不少领导的讲话。现实中,一些人讲话老百姓不愿听,为啥?太离谱听不懂,太遥远不实用,太官样不入耳,太假太大太空太虚太……一些干部讲话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套路,虽然这种套路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一种能“包医百病”的套路,一定不是适合所有情况的模式。正像考生应对高考作文一样,仅仅背诵几篇范文是远远不够的,也得不到高分。有的干部讲话,上来先讲一大堆抽象的理论,这样就无法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无形中与群众就产生了隔膜。有些干部讲话,往往唯恐高度不够,拼命构建高深的讲话框架,把注意力放在上级领导讲过的观点和提法上,甚至简单地把主语“我省”改成“我市、我县、我乡”,照搬照抄,不考虑百姓的思维习惯,这种“居高临下”的思维模式当然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有的甲、乙、丙、丁“开中药舖”:“一、什么什么,一要什么什么;二、什么什么,一要什么什么……”千篇一律,没完没了,像懒婆娘的裹脚布。

  现在的受众,面临很多选择,可以上网、看电影、看书,很难主动坐下来吸收这样的讲话内容。即使他是你的下属,被要求坐在台下听你的讲话,也不见得就听进去了,除非你的讲话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引起他的共鸣。一些干部讲话时,坐在下面的同志拿出一个笔记本做笔记,有的是真记,有的只是表示自己在认真听,未必把你的讲话当回事,从这个角度讲,上级领导不要被记笔记的表象所迷惑。

  “群众的语言”不仅指群众化的语言,还指让群众乐于接受的语言。领导干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向李瑞环同志学习,把功夫花在讲话外,多学习、多调查、多与群众沟通交流,掌握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想,说话时不绕弯子、不打官腔,言简意赅,这样才能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从而产生共鸣,促进工作开展。(作者:杨绍碧)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9日 09:09 来源:人民网 编辑:张青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