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我们需要怎样的信仰?

——读《信仰的力量》有感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近日,我阅读了三卷本的《信仰的力量》一书,受益良多,感慨颇深。这套书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感动、震撼和思考,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一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身以及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更加迫切地认识到在这个物质财富日益丰富而理想信念相对淡薄的年代里信仰对于我们自身、我们的党和国家的重要性。换言之,我们需要一个信仰。

我们需要一个信仰,并不是说我们没有信仰,而是指现阶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调信仰的力量和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和依靠全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国民经济从文革后濒临破产的边缘一跃成为GDP排名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成为一个真正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社会主义强国。但是,改革开放后,在人们的思想日益多元化的条件下,许多人放弃乃至否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追求,片面地强调和追逐个人利益,而且是不择手段地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引发了一系列的贪污腐败、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令人痛心和发指的恶性事件。正如许多人指出的那样,我们正步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和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并存的时代。因此,强调并重建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是摆在党和国家目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遥想九十年前的1921年,在那个国土沦丧、民不聊生和血雨腥风的年代中,一个新生的只有五十多人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坦率的讲,成立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力量都十分薄弱,不仅无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比,也比不上国民党和其他一些政党组织。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人的党,领导和依靠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二十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余年的大山,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人们不禁发问,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那么多的革命志士在白色恐怖、血雨腥风的条件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抗战时期全国的热血青年都不远万里奔赴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战……这些为什么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答。我们可以寻找出很多原因来解答这些为什么,但最根本的一条无疑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只有理解了信仰的力量,我们才能理解夏明翰在就义之前写下的豪情壮语“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只有理解了信仰的力量,我们才能理解方志敏所讴歌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才能理解他在就义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写作的《可爱的中国》和《清贫》这样饱含着对祖国母亲和劳苦大众深厚情感的隽永篇章。无论是夏明翰所说的“主义”,还是方志敏所说的“信仰”,都是指共产主义信仰和奋斗目标。只有理解了这一信仰,我们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从苦难走向辉煌。这是我们党的胜利,也是人民的胜利,更是信仰的力量的胜利。

从1921年成立至今,在我们党九十年的艰辛征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取得的每一个成功,无论大小,都是在信仰的力量指引下取得的成功,如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我们遭遇过的挫折,都和信仰的狂热和缺失有关,如“文化大革命”和现阶段日益泛滥的食品安全事件。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都一再强调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如何把信仰教育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人们的利益诉求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等新情况相结合,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温家宝总理曾一再强调,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推而广之,任何人身上都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都要在追求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和最大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我们更需要一个信仰,这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绵延相传的共产主义信仰。同时,我们还需要将这一信仰一代代薪火相传下去,直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全世界扎根、开花和结果。我们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信仰的力量的引导下,在一代代共产党人孜孜不倦地努力下,共产主义信仰和奋斗目标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作者:袁雷)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4日 11:39 来源:人民网 编辑:代影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