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故宫百联》:佳联妙墨 祈福颂德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对联或称楹联、楹帖、联语、对子,是中华古典文学中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昔称肇始于五代蜀孟昶之桃符,那已经是一种新年在辟邪祈福的装饰品上的题词,若说从修辞角度审美的联语,则远在这之前。

中国的方块汉字具有一十分奇妙的特点,即每字一音,音有四声,几乎每个字都能找到若干个对偶字,而且平仄往往是相反的,所以古代作家们在行文时就很自然地创造了对偶句这种格式。这种对偶句已早见《尚书》、《诗经》等典籍中,《楚辞》中更比比皆是。及至汉赋与六朝骈文以迄后来的律诗,更成了构成的要素。

对联在宋元间已多见于宫殿、书院、寺观、斋馆,梁章钜《楹联丛话》的开篇《故事》,即列举了苏轼、朱熹、赵子昂等人皆擅作对联。至明清而极盛,明太祖就喜撰联赐给大臣,有一年还专门下旨凡“公卿庶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清代的皇帝也多爱撰对联,特别以康熙、乾隆祖孙俩在位时间最长,又颇具文才,所撰的对联最多亦颇见文采。他们的“万寿”,更是臣工们颂扬圣德,上动天鉴的大好机会,据《楹联丛话·应制》:“康熙五十二年,恭值仁庙六旬万寿,自大内出西直门达西苑,一路皆有牌楼坛宇,每座必有楹联,肃括宏深,闻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而乾隆的“八旬万寿,华祝嵩呼之盛,震今铄古,尤为史牒所未闻”。两次都编印有《万寿盛典》,“皆有《图绘》一门,楹联附焉”。

故宫乃泛指今日尚存的昔时帝王的宫殿。主要有北京的紫禁城乃明清两代的皇宫,外廷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以及文华殿、武英殿和御花园等大小院落共数十处。还有沈阳的故宫,则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的宫殿,入关后称奉天行宫,以经乾隆、嘉庆两朝的增修,占地亦达4.6万平方米。加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一称承德离宫或河北行宫,为清代帝王夏天避暑和处理国事之地,亦有许多的宫殿和楼台亭榭寺观。这些皇家建筑,皆系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画栋雕梁,无处不有楹联堂匾。其中有不少是由皇帝亲撰,余皆饱学的大臣所为,或且由皇帝钦点。雍容典雅,皇矞高华,称仁颂德,鼓吹休明,展示了在这一特殊环境中的艺文之最。其中也有部分偏于风雅,只单纯描绘自然风景或抒写闲情逸致,如弘历自撰的“深心托豪素,怀抱观古今”,现在还有人写了挂在自己的书斋里。

中华书局所出版《故宫百联》的编选者刘君汉辉,博雅多识,勤事搜罗,从所得数以数百计的故宫楹帖中,精心遴选出一百副集为一编,短自四、五、七言,长至十三、十四字,内容丰赡,兼及宫殿楼阁寺观。令读者可一窥昔日宫联的概貌。由于这些联语既皆肃括宏深,遣词造句便免不了引经据典,有的且是如集《尚书》的原句而成,故于联末皆加注析。注析主要是注明辞语的出处,征引典籍原文,省却读者再加检索之劳;附加赏析,要言不烦,以帮助读者通解。

从审美的角度,楹联本是修辞与书法的双璧,佳联与妙墨相辅相成。即如我们今天从北京故宫等处尚能观赏到一些楹联,虽或犹存明清科举所规范的馆阁遗风,仍可领略其书写者的满腹经纶而具有的大家气韵。身为皇帝的弘历虽曰附庸风雅,其书亦见久淫浸赵孟頫圆润秀发,颇饶承平之象。本书既选取故宫百联,亦同时展示佳联当以妙墨出之互为媲美,约请四位当代书家分别以真、篆、行、隶书之。从中,我们可欣赏卢中南君的正书取法欧柳,沉稳有骨,苍劲挺拔;谷有荃翁的篆书具《石鼓》、《祀三公山碑》等刻石的神韵,落笔有法度而又清新活泼;唐翼明君的彼岸的名教授,行楷胎息二王,出入苏黄堂奥;刘文华君的隶书深得《张迁碑》、《曹全碑》诸汉石的遗意,追求古拙隽雅而洒落自然。四家书四体,各展示了中华书艺之美。(弘 征)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7日 09:09 来源:人民网 编辑:雍莉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