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1 1 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微信扫一扫 ×
收听本文 00:00/00:00

  为推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中宣部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选编的《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最近出版发行。该书分八个专题辑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映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基本精神,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理论武器。

  一、充分认识文化的重要作用,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认识引导实践,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并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文化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坚定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增强文化改革发展自觉性和坚定性的思想资源。

  文化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胡锦涛同志强调,当今时代,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我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文化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

  现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正在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有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

  二、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是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坚守正确的文化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武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江泽民同志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胡锦涛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要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了谁”、“依靠谁”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同志认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江泽民同志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我们党进行文化建设的价值理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的根基在人民,文化的源泉在人民,文化的创造靠人民,文化的目的为人民。坚持“二为”方向,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全体人民的道德风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早就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讨论。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实践表明,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春色满园的文化景象。坚持“双百”方针,就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着力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就要坚持文化理想,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提高大众审美情趣,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就要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得到社会尊重,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创造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文化作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璀璨夺目。同时,中华文化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而丰富多彩。因此,要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根基,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繁荣。因此,一方面,要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纳百家优长,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符合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三、科学运用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有自身发展的规律。科学运用文化发展规律,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等问题的重要论述,凝聚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不懈探索,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行动指南。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江泽民同志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历史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长期的文化建设实践使我们党逐步认识到,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两条途径,两方面的工作都必须抓好。胡锦涛同志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宣传文化部门担负的重要任务。面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努力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胡锦涛同志指出,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只有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引领人民思想的文化,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才能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当前,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支持参与改革、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拓展文化传播渠道,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使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要敏锐发现社会变革的风气之先,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使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掌握文化工作领导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和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因此,各级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来谋划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要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衡量地区发展水平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方面;要造就一支宏大的文化队伍,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培育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要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新气象。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6日 20:14 来源:学习出版社 编辑:孟良谕 打印